為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皖事通辦”一體化平臺,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數據匯集永遠在路上”,遵循“一數一源、多源校核、動態更新”原則,建立健全數據標準體系和動態更新機制,強力推進數據整合匯集,深入開展數據治理,推動數據開放共享應用,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取得一定成績。著力推動數據資源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助力江淮大數據中心建設。
一、進一步完善數據目錄。按照年底前實現政務數據100%、社會數據和經濟數據60%的目標,對照政務服務數據目錄規范,進一步深入對照、查缺補漏,不斷完善市級編目標準,及時補充信息項等要素,確保與省目錄標準保持一致,為江淮大數據中心建設奠定目錄基礎。
二、開展數據資源掛接。我市積極開展數據資源掛接,確保按期完成省委省政府規定的歸集任務。目前我市編制目錄2243類,掛接比例超過90%,持續在全省領跑。
三、匯集社會、經濟數據。悉心梳理經濟和社會數據,積極推動用水、用電、用氣、中藥材價格指數等數據匯集入庫。目前,共匯集社會和經濟數據10.5億條,社會數據和經濟數據匯集率都超過60%。
四、深入開展數據治理。搭建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目錄管理平臺、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數據集成平臺、數據資產管理平臺等十大平臺。明確各項數據責任人,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對多部門數據進行跨領域整合,形成以自然人、企業為核心的360度全方位專題數據庫,為數據的創新應用提供支撐。
五、守牢數據安全底線。一是對各系統資源使用率進行日常監測。二是優化完善網絡防護策略,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性能,加大應急演練,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日常培訓。三是對網絡流量、用戶行為等進行全方位監測。對異常流量進行及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