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IDC圈12月18日報道: “近幾年,云計算、大數據在全球發展非常迅速,正在從互聯網行業向金融、政務、醫療等傳統行業領域不斷滲。”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在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技術與標準”論壇之可信賴的云計算與大數據上指出,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仍面臨服務能力較薄弱、核心技術體制差異較大、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不夠、信息安全挑戰突出等問題。“需要我們與世界各國一起,通過創新發展解決問題,尋求突破。”
莊榮文表示,現階段應充分重視標準規范工作,建立云計算、大數據信任體系。“我認為,要實現‘可信賴’,需要在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技術規范體系下,云計算、大數據企業充分遵守規則,信守服務承諾;通過技術創新,保證信息安全,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誠信水平,逐步為用戶建立起一個可以放心使用服務的信任體系。”
在莊榮文看來,技術標準規范,對于建立云計算和大數據信任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全球用戶所關注的服務質量、可靠性、信息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問題,從技術本質上就是要求企業能夠充分重視技術體系的構建,從高速網絡傳輸、災難冗余備份、高效計算存儲、彈性服務、全面安全防護等各個技術層面進行合理規劃部署,這恰好也是標準規范能夠發揮大作用的環節。“可以說,全面合理的標準規范體系是實現云計算和大數據可信賴的關鍵基石。”
據悉,國際上各主要技術組織近年來均開始關注云計算、大數據的標準化工作,包括國際電信聯盟(ITU)、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等組織均從基礎設施、互操作、可移植性、服務、安全等角度提出了標準規范,為該領域全球范圍的統籌發展提供了參照建議。
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云計算和大數據有關工作,先后發布了《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產業指導意見,《云計算服務安全指南》、《云計算服務安全能力要求》兩項國家標準以及“可信云”服務認證等獲得行業普遍認可的標準體系。同時,我們也積極參與到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當中,在國際范圍內貢獻力量。
莊榮文表示,推動國際業態健康發展,需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從維護用戶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制定完善有關技術及服務規范體系,明確保障網絡安全的范圍邊界、責任主體和具體執行要求,推動各國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在開放中實現創新發展,促進全球技術領域共同制定國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