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公眾號文章進入閱讀器。
創新互聯公司-專業網站定制、快速模板網站建設、高性價比科爾沁右翼中網站開發、企業建站全套包干低至880元,成熟完善的模板庫,直接使用。一站式科爾沁右翼中網站制作公司更省心,省錢,快速模板網站建設找我們,業務覆蓋科爾沁右翼中地區。費用合理售后完善,十多年實體公司更值得信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知曉程序”(ID:zxcx0101),作者:黃智健,36氪經授權發布。
在微信讀書墨水屏發布之初,我們對其進行了深度的體驗,發現當時的系統版本 WeRead 1.0.0 封閉程度很高,只能閱讀書城內的電子書資源,相比于其他電子閱讀器是個不小的短板。
最近 WeRead 系統已經更新到了 1.2.1 版本,相較于兩個月之前的「初號機」完善了不少功能,能否補足內容不夠豐富的遺憾呢?我們第一時間更新了并體驗了 WeRead 新版本。
打開書城就會發現,本次更新的重點在于公眾號資源的引入。在書城首欄上出現了兩個顯眼的板塊,分別是「公眾號文章推薦」和「朋友在看」。
有趣的是,這個「公眾號文章推薦」入口與微信上的「訂閱號信息」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并不盡相同。
與「訂閱號信息」相比,在微信讀書墨水屏上的公眾號文章也采用了打亂推送順序的信息流機制,而且同一個公眾號在同一條推送中的不同文章也會被拆分打亂,推送的頭條和次條沒有明顯差異。
「公眾號文章推薦」的重點落在了「文章推薦」上,也就是說里面的文章除了來自于你的關注列表,也經過了推薦算法的篩選,才出現在這上面。
體驗過后我發現,推薦算法與微信讀書 app 中「已關注公眾號文章」基本一致,一些企業服務類、本地類公眾號的公告式文章基本都會被過濾掉,被推薦的文章大多都是傾向長閱讀的資訊類文章。
「朋友在看的文章」欄目則和微信看一看類似,不過文章不會經過篩選,而且文章數量有限,共 25 頁,根據微信好友的在看文章而更新。
那么用墨水屏看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體驗怎么樣呢?
首先就加載速度而言,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在網絡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加載一篇公眾號文章的速度與加載本地書架上的圖書保持一致,閱讀起來沒有太大差異。
點進文章后會發現,墨水屏版文章的排版與手機閱讀保持一致,甚至文章中插入的音頻、視頻、公眾號名片都有保留,只是點擊后不會有反應。
墨水屏很適合閱讀早報等資訊類推送,水墨般顯示的文字與新聞內容結合,很有看報紙的感覺,閱讀的節奏也可以放得悠閑。
在文章的末尾沒有了「點贊」、「在看」等按鈕,也看不到留言,取而代之的是「目錄」、「字體」和「收藏」。點擊目錄可以查看公眾號的歷史文章,而收藏的文章則會收納在書架的收藏夾中。去掉手機閱讀時的社交性功能后,讓文章更多地回到了閱讀的本職上。
遇到長文章時,用墨水屏閱讀確實能給帶來更舒適的體驗。在手機閱讀長文章,我們常常會在看到一半時由于回復微信或者其他應用的干擾導致閱讀被打斷,隨著這種半途而廢的閱讀次數增多,閱讀的心態會變得愈加浮躁。
在墨水屏上閱讀確實可以帶來更沉浸、0 干擾的閱讀,但我在體驗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公眾號文章強調「圖文并茂」,在一些長圖文中基本每頁都有一張圖片,這導致每下滑一頁,墨水屏都需要刷新一次。
由于無法調節刷新頻率,頻繁地刷新確實會對沉浸感產生一定的干擾,并且由于墨水屏顯示原理的原因,圖片上的色彩過渡變成了灰色的涂抹,觀感也不是特別好。
期待在后續的更新中可以有個一個類似 Edge 瀏覽器上的閱讀模式,將文章的圖片剔除或者收納起來,純文字的排版會更方便閱讀。
公眾號資訊對于微信用戶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獲取入口,根據新榜統計的《2020 年微信公眾號數據》,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總數達到了 3799 億次。
但是在專注于社交功能的微信上,用戶很難獲得較深度的閱讀體驗,將公眾號文章放到微信讀書墨水屏上,用戶可以避免無謂的干擾,提高閱讀的效率。
通過這次的更新,微信讀書的內容池得到了優質公眾號文章作為擴充。相較于 Kindle 等需要經過將公眾號文章推送到閱讀器的繁瑣做法,微信讀書墨水屏也可以更方便地實現「手機—電子閱讀器」的內容轉移。
從目前 WeRead 系統的更新節奏上看,它的更新重點放在將微信讀書 app 版的更多的功能「遷移」到墨水屏上,希望在接下來像 app 版的「朋友的想法」等獲得用戶好評的功能可以盡快在 WeRead 新版本看到,同時也能對墨水屏閱讀圖文作更多的舒適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