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內容當中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有關redis和MySQL怎么保持數據統一,文章內容豐富且以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和敘述,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創新互聯服務項目包括峨眉山網站建設、峨眉山網站制作、峨眉山網頁制作以及峨眉山網絡營銷策劃等。多年來,我們專注于互聯網行業,利用自身積累的技術優勢、行業經驗、深度合作伙伴關系等,向廣大中小型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互聯網行業的解決方案,峨眉山網站推廣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目前,我們服務的客戶以成都為中心已經輻射到峨眉山省份的部分城市,未來相信會繼續擴大服務區域并繼續獲得客戶的支持與信任!
1.第一種方案:采用延時雙刪策略
在寫庫前后都進行redis.del(key)操作,并且設定合理的超時時間。
偽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key,Object data){ redis.delKey(key); db.updateData(data); Thread.sleep(500); redis.delKey(key); }
2.具體的步驟就是:
1)先刪除緩存
2)再寫數據庫
3)休眠500毫秒
4)再次刪除緩存
那么,這個500毫秒怎么確定的,具體該休眠多久呢?
需要評估自己的項目的讀數據業務邏輯的耗時。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確保讀請求結束,寫請求可以刪除讀請求造成的緩存臟數據。
當然這種策略還要考慮redis和數據庫主從同步的耗時。最后的的寫數據的休眠時間:則在讀數據業務邏輯的耗時基礎上,加幾百ms即可。比如:休眠1秒。
3.設置緩存過期時間
從理論上來說,給緩存設置過期時間,是保證最終一致性的解決方案。所有的寫操作以數據庫為準,只要到達緩存過期時間,則后面的讀請求自然會從數據庫中讀取新值然后回填緩存。
4.該方案的弊端
結合雙刪策略+緩存超時設置,這樣最差的情況就是在超時時間內數據存在不一致,而且又增加了寫請求的耗時。
2、第二種方案:異步更新緩存(基于訂閱binlog的同步機制)
1.技術整體思路:
MySQL binlog增量訂閱消費+消息隊列+增量數據更新到redis
1)讀Redis:熱數據基本都在Redis
2)寫MySQL:增刪改都是操作MySQL
3)更新Redis數據:MySQ的數據操作binlog,來更新到Redis
2.Redis更新
1)數據操作主要分為兩大塊:
一個是全量(將全部數據一次寫入到redis)
一個是增量(實時更新)
這里說的是增量,指的是mysql的update、insert、delate變更數據。
2)讀取binlog后分析 ,利用消息隊列,推送更新各臺的redis緩存數據。
這樣一旦MySQL中產生了新的寫入、更新、刪除等操作,就可以把binlog相關的消息推送至Redis,Redis再根據binlog中的記錄,對Redis進行更新。
其實這種機制,很類似MySQL的主從備份機制,因為MySQL的主備也是通過binlog來實現的數據一致性。
這里可以結合使用canal(阿里的一款開源框架),通過該框架可以對MySQL的binlog進行訂閱,而canal正是模仿了mysql的slave數據庫的備份請求,使得Redis的數據更新達到了相同的效果。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Redis和MySQL怎么保持數據統一了,如果剛好有類似的疑惑,不妨參照上述分析進行理解。如果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創新互聯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