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天然
我們提供的服務有:成都網站設計、做網站、微信公眾號開發、網站優化、網站認證、鄂州ssl等。為上千企事業單位解決了網站和推廣的問題。提供周到的售前咨詢和貼心的售后服務,是有科學管理、有技術的鄂州網站制作公司
8月10日,榮耀發布首款搭載鴻蒙OS的終端產品——“榮耀智慧屏”,這讓沉寂多年的電視行業再次喧囂起來。
一周后,小米宣布將推出Redmi首款70英寸全面屏智能電視,一加 科技 CEO劉作虎也宣布將推出首款智能電視,不僅擁有4K分辨率和QLED屏,還能夠實現通訊和智能家電控制的功能……
在手機廠商緊跟華為加入“智慧屏”戰團時,電視行業傳統廠商也不甘落后,紛紛推出了智慧大屏新產品:海信發布Hi Table交互系統和社交電視S7、TCL發布首款可旋轉智慧大屏TCL·XESS……
在國內主流電商平臺上,一夜之間多出一大批智慧屏產品,小米、海信、TCL、康佳、長虹等廠商都為自家產品添加了“智慧屏”或者“AI智慧屏”的關鍵詞標簽。
智慧屏,說白了還是電視,絕口不提電視,大概是因為在互聯網新新人類的購物清單上,電視早已不是必需品了。
TCL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電視機的日均開機率,已經從三年前的70%下降到了30%,40歲以上的消費者成為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而95后則把更多的時間(平均8.33小時/天)消磨在了手機上。
隨著用戶注意力從大屏轉移到小屏,昔日紅紅火火的電視產業早已風光不再——2014年,中國電視總銷量出現30年來的首次下滑,到了2017年,銷量又同比下滑6.6%,創 歷史 最大跌幅。
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視總銷量只有2194萬臺,而同期智能手機賣出了1.89億部,幾乎是電視的9倍。
隨著用戶時間被手機掠走,電視淪為客廳雞肋,電視行業也日薄西山,以致一提“電視”二字,就好像和過時劃上了等號,跟互聯網產業的欣欣向榮顯得格格不入。
那么,索性就改叫智慧屏吧。與其重新定義電視,不如打造一個全新的名詞,與傳統電視在概念上做一次徹底的分割。
榮耀的創意很快被業內同行認同,隨后,TCL發布的新產品叫智屏,Redmi新發布的產品則叫智慧電視。
從智能電視到智慧電視,聽起來就一字之差,那么區別在哪?
眾所周知,電視觸網,是從網絡電視機頂盒開始的,而智能電視的概念,則要到2012年開始興起,并迅速成為電視行業的救命稻草,除了傳統電視廠商紛紛轉型,以小米、樂視、暴風TV為代表的互聯網品牌也加入到這條賽道。
與傳統電視相比,智能電視最大的區別在于搭載了開放式操作系統與芯片,這讓用戶可以自行安裝和卸載各類應用軟件。
隨著手機投屏功能逐步完善,手機小屏和電視大屏開始在家居場景中融合,但就使用頻率而言,智能電視主要還是用于追劇看片,也就是影音 娛樂 。
那么和智能電視相比,華為智慧屏的區別在哪里?
第一個區別是連接功能。
華為智慧屏可以把家庭所有周邊設備連接在一起,用戶可以通過語音一鍵操控家居設備。
比如,你對榮耀智慧屏說“我回來了”,它就會點亮落地燈;又或者,你躺在沙發上準備看電影,想要調低燈光亮度,也只要動動嘴就可以了;如果片子看到關鍵時刻,門鈴突然響了,你也不用起身,榮耀智慧屏可以和電子貓眼配合,讓你直接實現和門外的人視頻對話。
第二個區別是交互體驗。
過去,我們看電視的時候,遙控器或手機遙控器必不可少,有些智能電視的遙控器,甚至還支持語音指令。
榮耀智慧屏的交互方式更加豐富,它支持6麥克風遠場拾音,就像一個大屏版的智能音箱,可以在沒有遙控器的情況下聽懂你的語音指令。榮耀智慧屏還配有自動升降式AI攝像頭,目前只能用于拍照或1080P的高清視頻通話,但是根據車機場景已經實現的經驗,這個攝像頭未來也可能用于識別手勢指令。
連接和交互,讓智慧屏區別于智能電視,而這兩大特征,也是實現AIoT(人工智能加物聯網)的最重要前提。
榮耀推出智慧屏,可以看做是在投石問路,掂量智慧屏能否像智能音箱一樣,成為智能家居場景的流量入口。
在這場流量入口的爭奪戰面前,開屏廣告營收也不得不退居其次。
在榮耀智慧屏發布會上,總裁趙明宣布:“智慧屏將沒有開關機廣告,以后也不會有。”這表明它將采用與智能電視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
這一舉措迅速引來了其他廠商的對標更新。
很多用戶注意到,小米電視第二天就將更新后的開機廣告畫面換成了藍色壁紙,加上一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 科技 的樂趣” 的Slogan,康佳和海信也對開機廣告做出了關閉調整,競爭壓力已悄然而至。
榮耀智慧屏發布之后,小米也迅速“亮劍”,宣布將在本月29日推出采用70英寸巨屏的Redmi互聯網電視。華為與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爭奪戰,將蔓延到電視領域,小米也將成為華為在“智慧屏”市場中遇到的最大對手。
其他傳統電視廠商也迅速推出了相應的智慧大屏產品。從價格上來看,榮耀智慧屏以及Pro版定價為3799元和4799元,同樣55英寸屏幕4K超高清畫質的產品,榮耀智慧屏的價格高于康佳、TCL、海信和創維等產品等其他品牌,無法體現價格優勢。
榮耀智慧屏要打開市場,有賴于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熱愛,其自主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鴻蒙OS)的技術實力是否認可。
隨著榮耀智慧屏的硬件和軟件體系不斷完善,當前龐大的華為智能手機用戶群體,有望轉化為榮耀智慧屏的確定性紅利。
當然,就目前而言,小米智能電視還是整個行業的風向標。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視總銷量為2194萬臺,其中小米電視419萬臺,市場占有率為19.5%,而第二名海信僅為90萬臺,小米電視的銷量相當于海信、索尼和三星三家之和。
盡管小米電視底層系統是安卓的,芯片是外采的,MIUI TV玩法類似Apple TV的模式。但憑借小米在IoT設備生態鏈較早開始的多元布局、小愛同學AI語音助手等功能以及高性價比銷售策略,消費者依舊對小米電視青睞有加。
小米本周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二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營收149.44億元,同比增長44%。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計算機)達1.96億臺,同比增長69.5%。其中,擁有五件及以上小米IoT產品的使用者數量增加至300萬人,同比增長78.7%。
相比新入局的榮耀,在AIoT深耕多年的小米先發優勢明顯。
不管怎樣,重磅玩家的入局,正將市場引向更激烈的競爭。而電視系統與多種設備的開放互融、智能設備生態鏈的建立、應用系統和軟件的開發等難題的解決,都有賴于技術創新的漫漫長路。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這一場“智慧屏”的爭奪戰中,玩家眾多的競爭市場意味著用戶將成為獲益者,更智能的電視技術革新成果將以實惠的價格,快速走向我們的家庭之中。
華為6月2日正式發布的鴻蒙系統無疑占據了最近熱點話題的C位,雖然不全是贊美的聲音,但這種努力打破美國壟斷,挑戰谷歌、蘋果在移動操作系統上壟斷地位的嘗試必將成為中國 科技 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興業證券的報告《華為鴻蒙深度研究》, 從鴻蒙系統的產生背景、開源技術細節和產業鏈生態圈全面解析鴻蒙系統。
原標題:
《華為鴻蒙深度研究》
作者: 未注明
鴻蒙產生的時代背景,總體來說有六個:
1、數字化的時代背景:數字化新時代的到來需要新的操作系統;
2、IoT 與 5G: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操作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
3、中國面臨“卡脖子”的挑戰:獨立自主的研發操作系統是迫切的需求;
4、人工智能的興起:AIoT場景天然要求多設備智能協同,需要一個適用于各類型機器的操作系統;
5、大數據與云計算:TB、PB級的大數據需要一個能夠提供多機互聯的操作系統;
6、全球信息安全面臨挑戰:網絡安全威脅呈現多元化、復雜化、頻發高發趨勢,需要一個足夠安全的系統進行保障。
到鴻蒙的出現,操作系統已經經歷了四代:分別是Unix、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和鴻蒙/Fuchsia。
Fuchsia是由Google自主開發的基于Zircon微內核的開源系統,它可以運行在手機、電腦、智能家電等硬件產品上。
谷歌公司對Fuchsia的預期發展是讓它取代Android和 Chrome OS ,統一兩者成為一個操作系統。
和安卓相比,鴻蒙與安卓都是基于Linux開發,安卓是基于宏內核結構設計,而鴻蒙是基于微內核結構設計。鴻蒙系統使用C和C++編寫,不需要虛擬機這一中間過程,因此運行效率更高。
和iOS相比,iOS和鴻蒙都是致力于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iOS底層是基于Unix的,并且是閉源的,鴻蒙是基于Lmux的, 是開源的。
全球操作系統格局
2012年,華為出于對谷歌如果對其斷供就會難以維持生產的顧忌,開始布局自有分布式操作系統。
2019年5月15日,華為被列入了所謂“實體清單”,谷歌Android 服務GMS對華為禁供。
5G迅猛發展,物聯網時代來臨,多年前的布局使華為抓住了最佳的發展時期。
鴻蒙發展 歷史
總體來說,鴻蒙的技術現階段優勢在于開放,但劣勢是生態。系統在分布式部署、時延和流暢性等方面具有優勢,但最大短板生態。
構建一個成熟的生態是鴻蒙能否生存下去并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
技術上,鴻蒙系統使用微內核架構。內核是操作系統內最基礎的構件,因此內核的設計對于操作系統的外部特性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常見內核結構可以分為宏內核、微內核、混合內核、外內核等。
微內核是較新內核結構,但是它擁有著眾多宏內核不具有的優良特性,吸引了很多研究者。
微內核與宏內核對比
微內核架構包含兩類組件:核心系統和插件模塊。核心系統負責通用功能,不因為業務的變化而變化。
插件模塊負責實現具體的業務,可以根據業務的變化而改動和擴展。
微內核架構模式可以將其他應用程序的功能作為插件添加到核心應用程序,從而提供應用的可擴展性、功能分離性和獨立性。
微內核架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整體敏捷度高、易部署、可測性高、功能表現優秀、可擴展性強和不易開發。
鴻蒙系統設計
鴻蒙架構的另一個很大優勢是依靠分布式軟總線、分布式設備虛擬化、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任務調度等技術,可以實現多種類、多數量的設備之間硬件的互助和資源共享。
分布式數據管理
分布式軟總線
分布式設備虛擬化
鴻蒙系統設計初衷是為滿足全場景智慧體驗的高標準鏈接要求,可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 汽車 、可穿戴設備等廣泛的終端設備, 將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智能 社會 中打造下一代操作系統。
鴻蒙當前和未來架構
在技術特性上,鴻蒙有著 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的特點。
在鴻蒙OS的框架層提供了用戶程序框架、Ability框架和UI框架。它們可以支持多終端設備業務邏輯和界面邏輯的復用,這樣應用跨設備的開發效率也就得到了提框架層升。
另一個特點是 統一OS,彈性部署 。鴻蒙os通過組件化和小型化的設計方法,使得針對各種類型的設備可以按需求選擇合適的部署方案。
鴻蒙支持多種組件配置方案:1、支持各組件的選擇,組件并不是必須被部署,可以按照需要選擇合適的部件;
2、支持組件內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選擇性的給組件配置功能集;
3、支持組件內功能集的配置,可以按照需求選擇性的給組件配置功能集。
除了微內核,鴻蒙的另一大賣點是方舟編譯器。方舟編譯器可以方便安卓APP移植到鴻蒙系統。
方舟編譯器是華為自主研發的編譯器平臺,它將以前邊解釋邊執行的低效運行方式轉變為將Java、C、C++等代碼一次編譯成機器碼的高效運行方式,同時也實現了多語言的統一。
華為官方數據表明,方舟編譯器能提升24%的操作系統流暢度、44%的系統響應能力和60%的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
華為當前的業務可分為四大領域: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云服務四大業務領域相互協同、共同發展,拼接成華為生態戰略布局版圖。
華為生態
鴻蒙系統的生態可以概括為1+8+N。1+8+N戰略的核心是1 , 即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作為鴻蒙生態的核心部分,憑借華為海思自研的麒麟芯片,為其他設備終端提供相應的通信支撐。
正是因為萬物互聯的場景中手機的重要性,華為始終以全球手機市場第一作為目標。
8是指 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鏡、手表、車機、耳機 ,這8項將由華為公司親自研發和參與市場,并且會追求市場領先地位。
N是 攝像頭、掃地機、智能秤等外圍智能硬件 ,涵蓋移動辦公、智能家居、運動 健康 、影音 娛樂 、智慧出行五大場景模式。
這些領域是與鴻蒙生態的合作伙伴進行共同開發,在合作過程中,鴻蒙生態將會提供HiLink協議標準,HiAI組件,Lite OS等技術平臺,同時將鴻蒙操作系統開源。
2019年8月,全球第一款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榮耀智慧屏正式發布。
榮耀智慧屏作為當時首個搭載鴻蒙系統的終端產品,突破了傳統電視的概念,搭載有鴻鵠818智慧芯片等三顆華為自研芯片和升降式AI攝像頭,內置華為系統級視頻通話功能,開創了大屏和手機的新交互方式,除了可聯控智能家居,還能實現智慧雙投、魔法閃投、魔法控屏等功能。
鴻蒙OS + 智慧屏
2021年4月,華為的鴻蒙OS智能座艙正式發布。
鴻蒙OS車機操作系統是面向車的操作系統,與手機同平臺。鴻蒙OS智能座艙搭載有一芯多屏、多用戶并發、運行時確定性保障、分布式外設、車載網絡、多部件等多種應用,提供差異化啟動恢復、極速啟動、多用戶切換、聲場控制、多部件協同等功能。
鴻蒙OS智能座船可以及時升級應用,基于其HMS-Automotive平臺,開發者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應用體驗,實現人、車、家的全場景協同。
鴻蒙OS + 智能座艙
同時面向車載場景增量還開發有HOS-A子系統,可實現賬號、多模輸入、用戶程序框架、元能力框架、多媒體、公共通信、車機業務啟動恢復等功能,使得自動駕駛、導航、視頻、音樂和通話等業務能夠在智能座艙和其他設備之間實現無縫切換,讓智能駕駛變得簡單、有趣、享受。
發布會現場透露,目前智能駕駛生態平臺已獲得30+硬件生態、50+應用生態合作伙伴支持,未來鴻蒙OS將繼續加大與 汽車 及應用領域的開放與合作力度,與產業鏈一起打造智能駕駛的極致體驗。
2020年7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與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智慧家居領域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 。
2021年4月,作為首批支持鴻蒙系統的家電產品,美的家用智能蒸烤箱S5mini正 式上市,該智能蒸箱搭載了華為鴻蒙系統,同時搭配了鴻蒙系統的一碰連特性,可以快速完成配網。
配網成功后,手機會自動跳轉到鴻蒙系統內置的輕量化產品頁面,用戶可以在頁面中獲取跟產品搭配的定制食譜,根據菜譜準備食材,即可一鍵啟動機器、機器自動烹飪。
智東西 認為,數字商業的終極競爭,歸根到底就是操作系統的競爭,全球市值前3名的蘋果、谷歌和微軟,他們共同特點就是都具備操作系統。鴻蒙的推出,長遠來看決定了能否在異構計算時代中取得第四張操作系統入場券的關鍵。
為了能夠打造“鴻蒙生態”,現有的3億多華為手機,應該能夠順利切換到鴻蒙系統,這也是華為發布自研系統的優勢。兼容安卓應用,實現了軟件生態;現有華為手機升級到鴻蒙系統,實現了硬件生態。
華為自研的鴻蒙系統和安卓系統,基于同樣的硬件,處理器基于ARM指令集,并且同樣是基于Linux內核,鴻蒙系統采用了微內核架構、安卓系統采用了宏內核。 原理上,現有的華為手機可以升級到鴻蒙系統。
大家都知道,手機安裝鴻蒙系統,需要“刷機”。目前而言,華為可能只會針對旗下的麒麟處理器推出鴻蒙系統運行庫,而不會推出針對高通處理器的運行庫,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通也不可能配合華為推出相應的運行庫。
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將會開源,也就是任何手機廠商可以基于鴻蒙系統開發自研的手機操作系統,就像小米基于android推出MIUI、華為基于android推出EMUI等。華為可能會學習google的做法,建立鴻蒙系統的聯盟,共同推廣鴻蒙系統,需要更多的手機廠商搭載鴻蒙系統,才能形成鴻蒙的硬件生態。
鴻蒙系統是一款基于微內核的分布式OS,支持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等,是面向5G和物聯網時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統,可以看出鴻蒙系統相比安卓系統,可以應用的范圍更廣,前景更遠大。
為了能夠快速打造鴻蒙生態,鴻蒙系統兼容所有的安卓應用,并且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后,運行流暢度提升了60%,兼容本身不能使鴻蒙系統強大,還需要針對鴻蒙系統,推出針對鴻蒙系統的應用,采用打造屬于鴻蒙系統的“護城河”。
樓主你好!我的答案 是絕對可以!
我看到有一個回答是說不可以,他給出的理由有兩點:硬件不支持;谷歌和華為有協議。 事實上是這兩點都不成立。
首先,只要任何一家手機廠商放開手機的bl鎖,能讓用戶root,那么用戶就可以刷到別的系統。其次,只要廠商能將自己的手機系統開源,那么別的手機就能夠刷上這個系統。為什么沒人能刷上蘋果的系統呢?他說是硬件不支持,實際上情況是蘋果ios是閉源的,蘋果反對這種行為!
來看一則新聞,最近,國外一家名為Corellium公司推出一款程序,可以在任意設備上完美運行 iOS 系統。這個復制的 iOS 系統,在 UI 界面、圖標以及代碼等方面與正版 iOS 一樣,并且還能在 AppStore 上下載運行 APP。更厲害的是,這個復制版的 iOS 系統還可以在安卓機上運行。但是,蘋果公司立即把Corellium公司給告了,要求對方立即停止復制行為,支付賠償金。
他的第二點是說華為和谷歌簽訂了協議,谷歌沒有尊重并違反協議,華為是安卓生態的支持者。而且事實上,任何使用了安卓系統的手機都能刷機,谷歌管不了這么多,有很多刷機大神能夠在MIUI,氫OS,flyme系統之間來回切換,因為這三家都支持用戶的刷機并且開源。
綜上所述,華為已經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鴻蒙OS開源。自家設備肯定能用上,而小米,魅族,一加等手機只要放開權限,必定能有很多民間大神做出刷機包供大家刷機。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鴻蒙現在還不完善,不過EMUI10的分布式架構功能已經有鴻蒙的影子了,大家可以通過體驗EMUI10來判斷鴻蒙分布式的特點!
根據目前各種消息來看,華為現在是有能力切換到鴻蒙新系統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點。
1、新系統在華為手機進行測試: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年中的時候就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在百萬臺手機上對鴻蒙系統進行測試。8月9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后余大嘴在接受采訪時,也證實了當前鴻蒙系統已經在華為手機上完成了測試。
而在華為開發者大會后,有來至產業鏈的小道消息稱,華為目前仍舊在手機上對新系統進行測試,并且極有可能在第四季度推出搭配新系統的機型。
2、智慧屏已經采用鴻蒙系統: 采用鴻蒙系統的智慧屏已經上線了,當然現在的鴻蒙系統還很初級,在內核上還未完全進化為單一的微內核,以至于有很多人質疑這個系統依舊是基于安卓系統。但是不管現在的內核如何初級,至少人家第一個搭配鴻蒙系統的終端已經上線。而現在智能電視和智能手機其實很多地方是相同,在應用上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通用。
3、鴻蒙系統生態問題: 其實做操作系統對任何一家有點實力的公司都不算是特別難的事情,真正的難點還是在生態系統,沒生態系統再好也是白搭。這也是華為當前面臨的困境,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生態應該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目前,方舟編譯器上列出了適配的APP有45個,雖然只有這么點,但這也暗示著這些APP背后的互聯網廠商/軟件開發商是愿意支持華為新系統的。
從這個45個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三巨頭,三小巨頭這6個領頭羊統統給予了支持,剩下一些細分領域如 旅游 ,電商、資訊等領頭羊也都有支持。這些企業的帶頭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未來國內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APP支持。
綜合以上三點信息可以看出,華為當前是有能力切換到鴻蒙新系統上,關鍵的核心在于愿不愿現在就切換,現在切換是不是最有好的時機,是不是對華為手機的發展起到加速作用!
按照這2天的信息看,華為Mate30已經確認是無法使用谷歌GSM框架,這表明谷歌其實已經對華為進行斷供, 未來 發售的新機應該都無法使用GSM框架。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前述供應鏈的消息稱第四季度華為會出搭載鴻蒙系統的新機的可能性很大。當前斗爭形勢下,華為可以不全面升級到新系統,但完全可以在新機上搭新系統作為對谷歌的回應。
這里其實可以類比一下PC。在PC上,很多人在安裝了WINDOWS后或系統預裝了WINDOWS的情況下,會自己再安裝LINUX并與WINDOWS共存 。只不過在開機的時候需要進行選擇,或者運行LINUX以學習,或者運行WINDOWS來 娛樂 。
在手機上也可以類似,只不過是安卓和鴻蒙兩種手機操作系統的共存。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形,即底層裝鴻蒙,然后再以虛擬機的形式在上面跑安卓。鑒于當前CPU性能過剩,在生態完美之前,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華為加油,中國萬勝!
現在一直有一個疑問:華為mate 30系列會不會搭載鴻蒙系統呢?雖然說我們可能,畢竟谷歌方已經表示將禁止華為使用谷歌的應用下載和服務。所以,在這種重壓之下,華為如果還一味的使用安卓系統,是不是會影響華為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呢?
我們看下華為歐洲市場的銷量,在2019年二季度,華為的在歐洲的銷量遞減了16%左右,而三星的銷量增長了20%左右。為什么華為的銷量出現了降低呢?我們猜測主要還是華為在歐洲市場中,對于華為手機不能使用谷歌系統,還是有一定的抗拒。
這一次,華為mate30系列如果不能使用華為系統,可能還是會影響華為在歐洲銷量。那么,華為鴻蒙系統真的發布后,華為手機可以使用嗎?
其實,如果華為手機已經使用安卓系統,可能會通過技術手段,讓華為能夠使用鴻蒙系統,但是這種可能性還是偏小的,讓老款手機使用鴻蒙系統,本身就存在一定兼容性的問題,雖然都是華為手機,可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鴻蒙系統使用在老款手機的可能性還是偏小的。
我們雖然會有這樣的猜測,如果能夠升級到鴻蒙系統,可能也需要到售后進行,畢竟是換系統,如果僅僅憑借用戶的自己通過系統升級,可能不一定有好的系統使用,兼容問題,就必須考慮。
最后,我們一直擔心的問題,生態問題,就是鴻蒙系統目前難以解決的,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這是制約華為的主要因素。怎么解決生態問題呢?這是華為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是小滿,我來回答:
1,首先是硬件方面不支持。就好像是蘋果系統一樣,你的安卓手機就是不能裝,不是系統不行,而是手機里面的所有硬件都是為了適配安卓系統,而不是為了適配蘋果系統。
2,谷歌和華為是簽訂了協議的,也就是說使用了安卓系統的華為手機,就只能使用安卓系統,如果將其改成鴻蒙系統,那么就等于是違約,在這一點上,使用安卓系統的華為手機,是不能使用鴻蒙系統的。
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期待著鴻蒙系統面世,不管用不用這個系統,我們都希望華為能夠將鴻蒙系統推向全世界。
不會這么麻煩,相信華為一個升級包就解決了。
可不可以搜一下徐直軍說的就行了
不會,ui10都卡
答案是可以的。
只要是用的華為自家的SOC芯片基本就是軟件的問題了!
我給你舉個例子就懂了,類似市面上的黑蘋果電腦,就是硬件跟蘋果電腦用一樣的CPU和顯卡,但是軟件破解之后一樣可以裝蘋果系統。
“鴻蒙+智慧屏”登場,你會考慮購買嗎
一炮而紅!平臺直銷5分鐘破3000臺 長沙市場:圍觀者多過“剁手黨”,產品待概念普及
8月15日,首款搭載了鴻蒙操作系統的數碼設備——榮耀智慧屏在京東、天貓以及華為商城等渠道上同步開售。這也意味著,由華為自主研發、備受矚目的鴻蒙操作系統,正式面向消費者揭開神秘面紗。
智慧屏與互聯網電視究竟有何區別?自帶網紅光環的鴻蒙系統終端榮耀智慧屏在消費者中的接受度究竟如何?
【調查】 開售首日,更多人選擇“圍觀”
提前5天進行預售,并于8月15日10時08分正式開賣的榮耀智慧屏銷量究竟如何?
該店店長介紹,兩臺樣機于數天前便進店安裝,8月15日開放預售,8月18日將可正式銷售并進行上門安裝,“樣機到店安裝以后,有不少消費者前來咨詢,不過目前還沒有預訂和成交。”
對于首款榮耀智慧屏,消費者的反應似乎正如該位店長所言,相對于下單購買的人數而言,選擇先“圍觀”的更多一些。
京東平臺上述兩款單品的商品詳情頁顯示,“預約搶購”人數總計已多達30.6萬人次。而認證資料顯示為“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的新浪微博號“榮耀智慧生活”發布的數據稱,智慧屏在開售5分鐘時間內全平臺銷量突破了3000臺。
截至當日16時30分,在占據首批貨源超過50%的京東家電平臺上,上述兩款單品仍未被“搶購一空”。同時,在華為官方商城上,上述兩款單品也依然提示可以購買。
【探因】 市場的家庭型消費決策更加謹慎
雖然是鴻蒙系統的首次正式亮相,但與數月前華為P30上市僅數小時首批貨源就被搶購一空相比,榮耀智慧屏的銷售似乎不及預想中的火爆。
上述榮耀授權體驗店店長坦言,此次市場對智慧屏的購買熱情遠不及該品牌新款手機上市時的火爆情形。她認為,相對手機一類的個人3C消費品,智慧屏的使用功能更偏向于家庭消費,“在做決策的過程中,要考慮的東西會更多,消費者做出購買決定就不如手機果斷。”
早前,京東家電曾公開宣布,智慧屏成為和平板電視并列的獨立品類,榮耀成為第一批入駐京東平臺的智慧屏品牌。
釋疑
何為鴻蒙?
什么是智慧屏?
“鴻蒙系統”究竟為何?百度百科將其定義為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開發,主要用于智能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甚至可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的全場景分布式OS,為開源系統。
而對于首款搭載鴻蒙系統,并被華為一直以來強調“不是互聯網電視”的數碼新品——榮耀智慧屏,消費者的認知似乎還有點模糊。
對于智慧屏這一產品的定義,榮耀體驗授權店內店員強調為“一款具備電視功能的智慧屏產品”,相較于其他的互聯網電視,其主要的優勢為支持一鍵快速發起視頻通話,并能實現多屏切換,“通過HONOR Magic-link魔法控屏、魔法閃投等方式,消費者可以在榮耀智慧屏上使用手機中的所有內容和應用,包括語音控制。”
一位“數碼發燒友”認為,如果不考慮部分生活中不常用的功能,智慧屏或可以簡單理解為電腦、電視及手機的結合體,“就目前定價而言,對小米電視極具沖擊性。”
解析
鴻蒙好用嗎?
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所研究員鐘新龍分析說,鴻蒙系統可以兼容蘋果和安卓操作系統的語言,移動應用開發者不用再費時間和精力去熟悉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同時,鴻蒙系統架構克服了安卓早年簡單的“LINUX內核+虛擬機”架構帶來的效率低下和系統長期運行形成冗余、卡頓的毛病。
鏈接
目標:做下一代操作系統
8月9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鴻蒙OS正式推出,宣告華為自研操作系統全面落地。
鴻蒙是一款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這個新的操作系統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 汽車 、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并且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能兼容全部安卓應用的所有Web應用。若安卓應用重新編譯,在鴻蒙OS上,運行性能提升超過60%。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強調,華為不是要做另一個安卓,鴻蒙是要做下一代的操作系統。這也就是5G條件下萬物互聯的新場景。
規劃:將逐步應用于創新國產PC、手表、音箱等
余承東表示,目前華為尚未在手機上使用鴻蒙,主要是考慮谷歌的合作伙伴關系,但如果安卓系統無法使用,華為會隨時啟用鴻蒙。
據悉,鴻蒙系統研發始于2017年,2019年鴻蒙OS1.0版本將先落地于智慧屏,2020年鴻蒙OS2.0將應用于創新國產PC、手表/手環和車機,2021年鴻蒙OS3.0將用于音箱和耳機,2022年有望應用于VR設備上。
■據新京報、經濟日報
延伸
超50萬人預約華為5G手機
8月16日,華為首款5G手機Mate20 X 5G將現貨發售,蘇寧、京東、天貓等平臺上發起預約的用戶已經超過50萬人。“我去線下門店問的時候,銷售人員告訴我,已經排到5000號之外了。”有消費者如是說。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