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server]# javac -version -bash: /server/jdk1.7/bin/javac: /lib/ld-linux.so.2: bad ELF interpreter: 沒有那個文件或目錄 解決: 找到系統光盤里的rpm 包,安裝下面 glibc包 和nss包:(可能有一些不用也行,但還是把下面的包都裝了) glib2-2.22.5-5.el6.i686.rpm glib2-2.22.5-5.el6.x86_64.rpm glib2-devel-2.22.5-5.el6.i686.rpm glib2-devel-2.22.5-5.el6.x86_64.rpm glibc-2.12-1.7.el6.i686.rpm glibc-2.12-1.7.el6.x86_64.rpm glibc-common-2.12-1.7.el6.x86_64.rpm glibc-devel-2.12-1.7.el6.i686.rpm glibc-devel-2.12-1.7.el6.x86_64.rpm glibc-headers-2.12-1.7.el6.x86_64.rpm glibc-utils-2.12-1.7.el6.x86_64.rpm glibmm24-2.22.1-1.el6.x86_64.rpm nss-softokn-freebl-3.12.7-1.1.el6.i686.rpm nss-softokn-freebl-3.12.7-1.1.el6.x86_64.rpm [root@ ld-linux.so.2]# rpm -ivh * --force --nodeps 再重新測試,成功! 本篇文章來源于 Linux公社網站() 原文鏈接:
創新互聯公司于2013年成立,是專業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擁有項目成都網站設計、成都網站建設網站策劃,項目實施與項目整合能力。我們以讓每一個夢想脫穎而出為使命,1280元定邊做網站,已為上家服務,為定邊各地企業和個人服務,聯系電話:13518219792
新手想要快速入門學習Linux,要制定合適的學習路線,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階段:linux基礎入門
1. 開班課程介紹-規章制度介紹-破冰活動;
2. Linux硬件基礎/Linux發展歷史;
3. Linux系統安裝/xshell連接/xshell優化/SSH遠程連接故障問題排查
4. 第一關一大波命令及特殊字符知識考試題講解
5. L inux基礎優化
6. Linux目錄結構知識精講
7. 第二關一大波命令及特殊知識考試題講解(上)
8. 第二關一大波命令及特殊知識考試題講解(下)
9. Linux文件屬性一大堆知識精講
10. Linux通配符/正則表達式
11. 第三關一大波命令及重要知識考試題講解(上)
12. 第三關一大波命令及重要知識考試題講解(下)
13. Linux系統權限(上)
14. Linux系統權限(下)
15. 第一階段結束需要導師或講師對整體課程進行回顧
第二階段:linux系統管理進階
1. Linux定時任務
2. Linux用戶管理
3. Linux磁盤與文件系統(上)
4. Linux磁盤與文件系統(中下)
5. Linux三劍客之sed命令
第三階段:Linux Shell基礎
1. Shell編程基礎1
2. Shell編程基礎234
3. Linux三劍客之awk命令
第四階段:Linux網絡基礎
1. 計算機網絡基礎上
2. 計算機網絡基礎下
3. 第二階段結束需要導師或講師對整體課程進行回顧。
第五階段:Linux網絡服務
1. 集群實戰架構開始及環境準備
2. rsync數據同步服務
3. Linux全網備份項目案例精講
4. nfs網絡存儲服務精講
5. inotify/sersync實時數據同步/nfs存儲實時備份項目案例精講
第六階段:Linux重要網絡服務
1. http協議/www服務基礎
2. nginx web介紹及基礎實踐
3. nginx web精講結束
4. lnmp環境部署/數據庫異機遷移/共享數據異機遷移到NFS系統
5. nginx負載均衡深入透徹
6. keepalived高可用深入透徹
第七階段:Linux中小規模集群構建與優化(50臺)
1. 期中架構開戰說明+期中架構部署回顧
2. 全體晝夜兼程部署期中架構并完成上臺述職演講(加上兩個周末共9天)
3. kickstart cobbler 批量自動安裝系統
4. pptp vpn與ntp服務
5. memcached原理及部署/作為緩存及session會話共享
第八階段:Ansible自動化運維與Zabbix監控
1. SSH服務秘鑰認證
2. ansible批量自動化管理集群(入門及深入)
3. zabbix監控
第九階段:大規模集群高可用服務(Lvs、Keepalived)
1. Centos7系統自行安裝/centos6與7區別
2. lvs負載均衡集群/keepalived管理LVS集群
第十階段:Java Tomcat服務及防火墻Iptables
1. iptables防火墻精講上
2. iptables防火墻精講下
3. tomcat java應用服務/nginx配合tomcat服務部署及優化
第十一階段:MySQL DBA高級應用實踐
1. MySQL數據庫入門基礎命令
2. MySQL數據庫進階備份恢復
3. MySQL數據庫深入事務引擎
4. MySQL數據庫優化SQL語句優化
5. MySQL數據庫集群主從復制/讀寫分離
6. MySQL數據庫高可用/mha/keepalved
第十二階段:高性能數據庫Redis和Memcached課程
第十三階段:Linux大規模集群架構構建(200臺)
第十四階段:Linux Shell編程企業案例實戰
第十五階段:企業級代碼發布上線方案(SVN和Git)
1. GIT管理
2. 代碼上線項目案例
第十六階段企業級Kvm虛擬化與OpenStack云計算
1. KVM虛擬化企業級實戰
2. OpenStack云計算企業級實戰
第十七階段公有云阿里云8大組件構建集群實戰
第十八階段:Docker技術企業應用實踐
1. Docker容器與微服務深入實踐
2. 大數據Hadoop生態體系及實踐
第十九階段:Python自動化入門及進階
第二十階段:職業規劃與高薪就業指導
方法/步驟
一:進行磁盤分割,大概分出有30G左右的空間出來(我分割了大概40G)
詳情請在我的另一篇經驗上看:
1.注意:用來裝雙系統是不需要用建立空白卷!!!這樣在裝的時候就會顯示是FreeSpace!!!
2.打不開網址的話,可以在百度經驗下搜索“win7 旗艦版下如何分離磁盤空間與合并磁盤空間
”
二:制作U盤系統盤。具體如下:
1.插入U盤,打開軟碟通,打開-選擇下好的系統iso文件-啟動-寫入硬盤映像
2.然后如下圖所示,“硬盤驅動器”選擇你U盤所在的驅動器(比如我的是j盤),“寫入方式”選擇“USB-HDD+”
3.接著單擊“格式化”,按默認即可(一般默認文件系統位FAT32)
4.緊跟著便捷啟動,選擇syslinux
5.最后單擊“寫入”
In the end它會顯示你寫入成功!
三:進入Bios界面
1.插入U盤,重啟筆記本,啟動時按F2(有的電腦是按F12,Del等等),進入Bios界面
2.在Boot項里選擇USB HDD為首項(其實選USB CD也可以,我都試過)
3.保存設置并離開。
四:(1)進入安裝界面
按以下步驟介紹:
1.進入“安裝類型”界面,如果它顯示的是:“The computer currently has no deteted operating system”的話,接著看下面2—4點內容,否則直接從第5點看起。
2.“The computer currently has no deteted operating system”說明你原來的win7系統沒被檢測出來,(下面第二個圖)那么說明“
64位Win7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GPT分區的簽名,如果不做任何處理,按照1+2兩點你可以登入Ubuntu的體驗版,但是通過桌面安裝時,會發現在分區時無法識別你的Win7分區。所以還需要打開桌面安裝前,打開終端,輸入一行命令:sudo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 count=8 seek=512
目的是消除GPT分區表簽名“——摘自《Linux公社網》
3.那么如何進入體驗版,并進入終端輸入命令行呢?看第4點
4.首先,在“安裝類型”界面點擊退出(quit),它會自動把你帶入體驗版的(放心),然后用快捷鍵 alt+F2,跳出run a command,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命令行窗口了,請輸入sudo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 count=8 seek=512
(下面的圖,你可以看出我第一遍輸入有誤,再來一遍,顯示成功!)
5.如果你用了第4點的步驟,關掉命令行窗口后,點擊桌面的”安裝ubuntu。。“,你會看到它又回到一開始的界面了,而且顯示的是”檢測到你已經安裝了win7系統“之類的話(可能是英語哈)。。否則繼續(看下面第四個圖):....(補充第5個圖,選擇語言,選中文,在很下面的,要不懈地往下點)
四(2)進入安裝界面:如上圖所示,已經檢測出原有win7!
1.選擇第三個選項,也就是”自定義“。
2.看到沒,空余空間是41940M,大概就是我們劃出來的空余空間(比我劃出來的40000M要大一點,正常的)
3.選擇空余空間,
點選“空閑“的分區,選擇下邊的”添加“,彈出窗口如下,上邊填寫分區空
間大小,下邊填寫要掛載的分區,然后確定。”/“分區,”/home“分區都是這樣子創建,而swap分區要在”用于“那里選擇”交換分區。(補充:"/"是主分區,我填了30000M;”/home“相當于”我的文檔“,大小自定義;/boot用于驅動,幾百兆即可);交換分區也不用太大。---參考《百度文庫》
4。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注意!!!填你掛載點位”/boot“的設備(第六個圖中可以看到上面/boot的設備和下面啟動引導器的設備選擇一致的!!)
5.點擊”現在安裝“
然后進入注冊的界面,
1.填入個人信息咯~~~
2.接著開始安裝軟件和系統了。。。我等了好幾個小時(可能網速不好,不說出來嚇死你了。。)
3.安裝成功,重啟!拔出U盤!!!(注意:不然之前設置的usb為首啟動項導致重啟時又要重安了!)
4.進入win7(肯定進入win7啦,然后你再用EasyBCD制作開機引導,讓它出現系統選擇項!)
EasyBCD上場了!
1.出現你原來的win7系統!(熟悉的考拉出現了。。。)
2.打開EasyBCD
3.(1)添加新條目-(2)操作系統選"linux/BSD"-(3)驅動器選 :你之前/boot的那個分區,前邊有linux的字樣,大小符合你之前設置的(可能有點出入,會比你設置的小一點!)-(4)添加條目!
4.顯示添加成功!在”查看設置“中可以看到win7下面有一個linux系統!成功了。
重啟系統,發現有兩個選項!登陸-享受音樂咯~歡迎點贊和收藏,xian2r謝謝你咯~
步驟閱讀
END
注意事項
電腦要接電源
有網絡!wifi也可以!安裝時軟件要下載!
系統文件可在linux公社下載哦
什么時候插U盤(用軟碟通寫入U盤時),什么時候拔出U盤(安裝完系統時)
什么時候按F2/F10/Del(重啟時在正式啟動前不斷按最好咯)
自己寫的一個while循環結構總是報錯,糾結了一下午,各種查資料、改命令行,最后發現是ubuntu系統解釋器的原因,腳本沒有問題,換一下解釋器就OK了。郁卒的要死……
什么是bash ?
Bash(GNU Bourne-Again Shell)是許多Linux平臺的內定Shell,事實上,還有許多傳統UNIX上用的Shell,像tcsh、csh、ash、bsh、ksh等等。
GNU/Linux 操作系統中的 /bin/sh 本是 bash (Bourne-Again Shell) 的符號鏈接,但鑒于 bash 過于復雜,有人把 bash 從 NetBSD 移植到 Linux 并更名為 dash (Debian Almquist Shell),并建議將 /bin/sh 指向它,以獲得更快的腳本執行速度。Dash Shell 比 Bash Shell 小的多,符合POSIX標準。
Debian和Ubuntu中,/bin/sh默認已經指向dash,這是一個不同于bash的shell,它主要是為了執行腳本而出現,而不是交互,它速度更快,但功能相比bash要少很多,語法嚴格遵守POSIX標準。
就是這個倒霉的dash解釋器使得我按照bash語法寫的shell 腳本不能運行。
要知道自己的/bin/sh指向何種解釋器,可以用 ls /bin/sh -al 命令查看:
? ? $ ls /bin/sh -al
?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11月 16 15:33 /bin/sh - bash
以上結果就表示當前系統用的是dash解釋器。
切換到bash的方式其實挺簡單的,關鍵是一直沒找出這個原因……
修改默認的sh,可以采用命令 sudo dpkg-reconfigure dash
會出現一個圖片狀的配置菜單,選no就可以了
再次檢查一下, ls /bin/sh -al 發現軟鏈接指向/bin/bash
?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11月 16 15:33 /bin/sh - bash
參考資料: Ubuntu 的 bash和dash的區別_Linux教程_Linux公社-Linux系統門戶網站
感謝度娘!!
注:dash 和 bash 語法上的主要的區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