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域名是必須保護的,但是對初創業的公司來說,域名保護所需要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每個域名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一個好記,能夠完美的代表企業品牌形象的域名也就越發的重要。品牌域名保護,現在逐步成為企業著重關注的焦點。
美國某著名IDC公司曾通過調研發現,5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達86.6%的跨國上市企業都有過品牌域名被惡意搶注的經歷。品牌保護,是一個沉重而重要的話題。在國外,有品牌保護意識,并落到了工作實處的企業可能更多。這恰恰是國內企業的弱項,總是以為自己剛起步,可以先緩一緩,也許等你有起色后,會發現自己的品牌已經被人注冊域名了。
比如此前的kaixin001.com和kaixin.com真假之分,幾乎成為了互聯網笑話。創始人程炳皓坦言失去kaixin.com讓公司損失慘重,原本屬于開心網的幾千萬用戶被劫持走。類似案例還有攜程,當初蔡文勝主動出售xiecheng.com,僅售價1萬元,但被攜程拒絕。此后,攜程主動求購,花費了300萬巨資。
我們在為企業品牌域名做保護時,需要考慮好:企業名稱、品牌名稱、產品名稱等,是否均要保護,以及幾大熱門域名后綴,精準定位的域名后綴等。形成一個保護機制,提前布局好,盡量不要拖延。一旦拖延,企業所需要付出得將是更多的精力,比如谷歌、微軟都曾為此付出代價。
知名互聯網巨頭谷歌,就曾為旗下的智能眼鏡項目做了艱苦的品牌域名奪回工作,仲裁贏回域名glassforsnap.com,googleglass.es等。谷歌還曾為其各類品牌域名,創造了一次性仲裁拿回多達763個爭議域名的案例。
另外一個巨頭微軟也是如此,為其品牌Microsoft,以及旗下產品Windows系列,Xbox系列,Skype應用等,做過多次域名仲裁。
雖然谷歌、微軟都拿回了各類品牌域名,但付出的精力比當初直接注冊更多,而且對于品牌形象也是一個損害。
至于國內,知名案例,還有微信的weixin.com域名也是幾經波折,甚至對簿公堂,最終才回歸騰訊旗下。
然而騰訊似乎并未引起品牌保護意識,其新近準備上線的新產品,[分付]相關域名,全部被他人搶注,是否又會引起一輪品牌域名保護仲裁,有待觀望。
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老牌企業,如果致力于互聯網,那么現在開始就請提前布局好品牌域名保護工作,為今后的品牌宣傳打下良好基礎。